根据《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条例》,经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授予10名优秀青年化学科技工作者2017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2017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得者
(按姓名拼音排序)
程方益 |
男 |
南开大学 |
邓德会 |
男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黄小青 |
男 |
苏州大学 |
李 阔 |
男 |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 |
李彦光 |
男 |
苏州大学 |
吕 华 |
男 |
北京大学 |
潘李锋 |
男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王 伟 |
男 |
南京大学 |
徐海超 |
男 |
厦门大学 |
杨良嵘 |
女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国化学会向获奖者及其单位表示衷心的祝贺,希望各位获奖者再接再厉,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于1983年,是中国化学会设立最早的学术奖励,旨在开发智力资源,培养化学科技人才,鼓励广大青年投身于我国的化学科学事业,促进我国的化学事业的发展。该奖励主要授予35周岁以下,在化学基础与应用研究及化学教育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并展现出较大科研潜力的优秀青年化学工作者。奖励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不超过10人。奖励颁发仪式安排在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期间,获奖人除获得奖励证书外,每人还将获得1万元人民币奖金。截至2017年,已有308人获得该项奖励。
获奖者介绍
程方益 南开大学
围绕3d电子过渡金属氧化物开展无机电极材料与电化学储能研究,为设计制备廉价高效电极材料、发展高比能电化学储能器件开创新思路
程方益研究员,1982年3月出生。2003年获得南开大学学士学位,2006年和2009年分别获得南开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9-2016年在南开大学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2016年至今,在南开大学任研究员。作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0篇,包括2篇Nature Chem.,2篇Nature Commun.,1篇J. Am. Chem. Soc.,3篇Angew. Chem. Int. Ed.,1篇Chem. Sci.,4篇Adv. Mater.。发表论文近五年内被SCI正面他引8700余次,单篇最高他引760次,连续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获得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四完成人)和2016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13年获国家基金委优青资助,2015年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6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邓德会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开展二维材料及其杂化结构的表界面调控及催化反应过程方面的研究,在“铠甲”催化剂和能源小分子(O2、H2、H2O、CO、CH4等)催化转化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邓德会研究员,1984年10月出生。2007年获四川大学学士学位,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至今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发表SCI论文36篇,其中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论文31篇,任现岗位以来在Science(1篇)、Nat. Nanotechnol.(1篇)、Nat. Commun.(1篇)、Sci. Adv.(1篇)、Angew. Chem. Int. Ed.(4篇)、Energy Environ. Sci.(3篇)、Nano Energy(2篇)、Adv. Mater.(1篇)、ACS Nano(1篇)和Chem. Sci.(1篇)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共发表SCI论文28篇,论文总引用2600余次,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5项。曾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奖(2017)、国际催化青年科学家奖(2016)、中国纳米化学新锐奖(2016)、中科院沈阳分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2016)、中国催化新秀奖(2014)等荣誉。
黄小青 苏州大学
聚焦贵金属催化剂制备,在多组分贵金属纳米结构的合成方法学、可控制备及其在非均相、电催化领域进行前沿性的探索
黄小青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8月出生。2005年于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获学士学位,2011年于厦门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2014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至今任职于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独立工作以来已作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2篇Science,1篇Nat. Nanotechnol.,1篇Sci. Adv.,2篇Nat. Commun.,1篇Chem.,6篇J. Am. Chem. Soc.,7篇Angew. Chem. Intl. Ed.,4篇Adv. Mater.,4篇Adv. Funct. Mater.,6篇Nano Lett.,1篇ACS Nano,1篇Energy Environ. Sci.等国际学术期刊80余篇。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江苏省“双创团队”领军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青年千人计划等工程。
李阔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
运用同步辐射、中子等大科学装置和分析化学方法,系统研究了氰、炔、芳香等系列的高压化学,发现了若干新奇的高压聚合反应与新型材料。
李阔研究员,1984年7月出生。2006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11年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2011-2014年在美国卡耐基研究院地球物理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至今任职于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综合同步辐射、中子等大科学装置和分析化学方法,研究高压驱动不饱和分子聚合的过程。运用高压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测定反应前的晶体结构,运用固体核磁、高分辨气质联用等多种化学、材料学手段测定产物结构,二者结合推测反应过程;进一步利用原位光谱和理论计算搭起桥梁,建立整个高压化学反应模型。使得高压化学反应的研究从碎片化进一步走向系统化。
李彦光 苏州大学
发展了一系列二维材料的可控合成和界面调控方法,并且积极探索它们在电催化和电池储能中的潜在应用、构效关系和反应机理。
李彦光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4月出生。2005年获复旦大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2010-2013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至今任职于苏州大学。43篇,包括Nat.Commu.(2篇)、Chem(1篇)、PNAS(1篇)、Chem. Soc. Rev.(1篇)、 Adv. Mater.(4篇)、 Ange. Chem.(2篇)等,论文SCI总引用14000余次。入选江苏省特聘教授、“青年千人计划”、人社部“高层次留学归国人才”、2016、2017年英国皇家化学会“Top 1%高被引中国作者”,2017年全球高被引学者(化学),获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全国“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吕 华 北京大学
围绕模拟与拓展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这一主要科学问题,致力于搭建连接生物大分子与合成高分子的桥梁,为化学、生命、医学等学科提供新方法、新材料和新药物
吕华教授,1983年9月出生。2006年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2011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获博士学位,2011-2014年在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至今任职于北京大学。迄今共发表论文35篇,其中以第一和通讯作者身份在Nat. Commun.,JACS ,Angew. Chem. ,Macromolecules 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获2013 ACS AkzoNobel Award for Outstanding Graduate Research in Polymer Chemistry;2012 IUPAC Prize for Young Chemists (honorary mention);2011-2014 Damon Runyon Cancer Research Foundation Postdoctoral Fellowship。获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201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17),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主持)和重点项目(骨干)各一项、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青年863各一项。
潘李锋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聚焦活性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以及以生物与化学交叉学科手段来研究与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细胞自噬通路,揭示相关未知的分子机制和致病机理
潘李锋研究员,1982年8月出生。2005年获复旦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2010年获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博士学位,随后在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担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助理教授,2012年9月入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任课题组长。已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Autophagy、PNAS、EMBO J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了30多篇学术论文。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和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项目工程,获得第四届亚太核磁共振会议青年科学家旅行资助奖、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研究生科研奖、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研究生科研成就奖、上海市优秀本科毕业生、复旦大学联合利华一等奖学金、复旦大学翔鹭一等奖学金、复旦大学人民一等奖学金等荣誉。
王伟 南京大学
发展了基于光学显微镜的电化学成像新方法,建立了微观异质界面的电荷与电势成像技术,探究了单颗粒的电化学行为和规律
王伟教授,1982年11月出生。2004年、2009年先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博士学位,2009-2012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后留担任研究助理教授,2013年底加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任教授。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hem.(2篇)、J. Am. Chem. Soc.(2篇)、Angew. Chem. Int. Ed.(2篇)、Chem. Sci.(1篇)、Anal.Chem.(4篇)、Acc. Chem. Res.和Annual Rev. Anal. Chem.等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他引1200余次。2014年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和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徐海超 厦门大学
开展有机电合成研究,通过电化学氧化将稳定的C–H键、N–H键转化为活泼的碳、氮自由基,开发了多例高效构筑化学键的新反应,有望形成变革性绿色化学新技术
徐海超教授,1983年2月出生。2006年在厦门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2010年在华盛顿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后于耶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至今任职于厦门大学,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相关论文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于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2015年入选中共中央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同年被聘为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应邀在第十二届国际自由基化学学术会议、十四届国际华人有机化学研讨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电化学工业学术会议、第八届太平洋自由基化学会议做邀请报告。
杨良嵘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基于纳微结构界面调控强化分离过程,有效解决了蛋白和金属离子低浓度复杂体系高效绿色分离回收的技术难题
杨良嵘副研究员,1983年2月出生。2005年清华大学化工系获学士学位,2010年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14-2015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担任访问学者。相关研究成果在CEJ 、AICHE J、IECR等化工主流期刊发表论文60篇,其中SCI收录51篇,总被引次数769次,他引701次,单篇最高他引121次;申请国际专利1项,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29项;撰写书籍章节1部,在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和邀请报告共计16次。申请人201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三完成人);2011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完成人);201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王宽诚教育基金项目奖励;2010年获青年科学家优秀论文奖。
发布时间:2017/12/27
中国化学会秘书处
地 址:北京市中关村北一街2号 |
|
个人会员:qiaoqinzhao@iccas.ac.cn |
学术奖励:yuehe@iccas.ac.cn |